🌓
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专家说丨拥抱2035,探索建筑设计院的未来产业

admin 2024-1-11 20:55:33 63133

《专家说》

本栏目面向工程勘察设计领域,旨在汇聚行业专家、企业领袖与业内精英,共思行业发展前景、共探企业转型方向,为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发展输出有价值、创造性的观点,促进行业转型升级。


《专家说》第二期特邀专家:兰天



本期主题

拥抱2035,探索建筑设计院的未来产业


“聚焦2050,工业5.0时代也是有灵魂的自动化时代,全球能源革命、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未来扑面而来。在未来没来之前,让我们提前扎根,播种希望,共勉而行。”



拥抱2035

探索建筑设计院的未来产业

《专家说》第二期- 兰天


回顾我的上一篇文章《2024,设计人还有转机吗?答案原来早就有了》,究竟是谁在唱衰中国经济,我们不得而知。“难道市场形势不好,我们就要自暴自弃吗?”我经常这样问自己。当然答案也显而易见:自暴自弃是最不可取的生存方式。


比制造焦虑更严重的是行业内卷和失去希望。所以,我们想通过一系列的行业分析和对未来的预判,为中国建筑业及产业升级作出一些微薄的贡献。


前不久,我拜读了凯文·凯利的《5000天后的世界》,文章中详细描述了未来世界的样子。为什么是5000天?这个天数大概是15年,书中讲到,技术改革也大概会以15年为周期产生一次颠覆性的迭代。


是啊,这与20年前的“甩图板”改革不谋而合。那么问题来了,现今的建筑行业已经在肉眼可见地增速减缓,在经历5000天的市场适应、技术升级等之后,建筑产业将会是什么样子?未来建筑行业将有哪些变化?本次产业升级又会带来哪些技术改革呢?


想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大量的调研和工程案例实践支撑,我们今天就从行业为什么这么卷聊起,由浅入深探讨建筑产业,或者说设计行业未来的蜕变过程。


        01#                

为什么卷?都在红海中求生存


如果说拉动地产经济的是城镇化率(影响规划设计市场)和人均住房面积(影响建筑设计市场),那么带动建筑行业前行的就是三驾马车:地产转型、政府财政和企业经营。它们随着时代背景而发生的一些变化,正是近几年来设计行业震荡的直接原因。


① 地产转型:“马”少了,“车”怎么跑得动


前不久与地产圈的三五好友相聚,都说行业好的时候地产就是“金饭碗”,比体制内还抢手。但如今风向变了,地产公司同样面临挑战,尤其是没有实体制造业支撑的类金融地产公司更是难上加难。


当下,无论是城镇化率还是人均住房面积都已接近极限,地产拿地少了是事实,地产公司也要求生存谋发展。市场每天都在转变,以住宅为主的房地产将逐渐退出中国建筑业市场,大公司逐渐并购小型公司,取而代之的是央企和国企掌舵。


但无论怎么转型、并购,地产“减产”对设计行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很简单,上游的“马”少了,又怎么带动下游的“车”高速向前?


不少建筑设计院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跟随地产红利粗犷生长,地产突然刹车,设计院即使是要转型也不是一两年内能完成的。在没完成的这几年怎么办?只能通过卷先生存下去,再去思考和谋求新的发展路径。


那么,作为地产的上游,土地招拍挂和地方财政卷吗?


② 政府税收:地产拿地减少引发的“蝴蝶效应”


政府面临的挑战是地产不拿地了。土地出让金一直以来是各地政府的重要税收来源,如今,税收少了自然会反过来影响政府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支出。为了减少地方政府债务,城市管理者们不得不选择开源、节流。


返回到建筑行业,各类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没有以前那么充裕了,建筑、市政、规划等类别的设计院都会受到影响,一方面是项目少了,另一方面已经干完的项目或许也面临着回款慢的问题。这也是设计行业变卷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 企业经营:不是真想卷,是不得不卷


作为行业第一梯队,已经有不少设计院面临着生存挑战。某2000人大院,领导班子每个月10号都会冒出来一撮白发,为什么?每个月2000万的人员工资谁来出?房租水电、车马费等从哪里来?


支出一点没减,业务量一点没增,项目少、回款慢的行业现状,每次提及都能引起设计企业经营者的共鸣。为了争取有限的存量项目,经营者也只能通过不断压低设计费去中标,这种卷,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前阵子得知,华南某工程公司为了中标(求生存)亏钱也要干(不干不行)。你是不是感觉匪夷所思:为什么亏钱还要干呢?


老板亲述:想一想企业上下这么多人、这么多家庭,这一单账面上看是亏钱了,但实际上没有亏。公司只要有事做,团队还在,公司还在正常运转,我们还可以再多接点项目,行业迟早会有春天的。


这个“故事”,想必设计院的经营者们也感同身受。这就是设计企业眼下的真实写照——不卷就接不到项目,就无法生存。


          02#                 

传统设计院,只有转型这一条路


通过观察和调研,可见无论是企业、地产还是政府,都或主观或客观成为设计行业变卷的原因。遥望未来,设计行业应该怎么办?我们又该拿什么拥抱2035?5000天后的建筑业将会是什么样子?


大多数设计院的高层领导在2000年前后都经历过一次建筑业的产业升级,但是本次产业升级与上次截然不同。上一次产业升级是机器(电脑)代替手工(手绘)的过程,而本次产业升级伴随着整个产业链的工业化与信息化,横向更广、纵向更深。


上一期文章《2024,设计人还有转机么?答案原来早就有了》中,我们讲到来自政府公开报告的关键词,每个关键词背后都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而在产业链升级背后,都隐藏着技术人员、劳动工具、产品服务三个板块的再升级。


① 产业链分析:老方向,新出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存量房屋大概体量为6亿栋,这个体量是非常庞大的。而现存房屋难免需要修修补补、立面翻新、楼院改造,既然新建建筑项目没那么多了,那我们完全可以在存量市场做文章。特别是各地近年来一直在做的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也与这个方向紧密关联。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不久前的1月2日,“央妈”还给建筑业送上了3500亿元抵押补充贷款(PSL)的“新年礼物”。这3500亿元PSL主要投向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项目,也将以增量+存量的双重发力助力建筑业“复苏”。


存量市场还有另外一个板块容易被忽略,就是数字孪生。说简单点,数字孪生就是把现有的6亿栋房屋用BIM技术重新盖一遍,把所有的建筑、能耗和城市智能数字化最终汇聚成CIM平台,这也是打造数字中国的重要载体。


此外,新建建筑虽然少了,但不会消失。新建产业链代表的是建筑工业化的再升级。在我国的工业化体系中,建筑产业一直停留在工业2.0时代。


未来,设计施工一体化的大趋势会带动部分企业间的联姻,设计企业也将逐渐转型为全过程咨询公司、EPC工程总承包公司。只有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利润率。


② 技术人员:始于设计,但不只设计


我们是建筑设计师,分析了这么多依然是要回归到“建筑”本身。设计师的本质职责是建筑项目的设计,但未来或许在建筑的施工、运维等贯穿其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出现设计师的身影。


从技术层面讲,这就是需要设计师具备全生命周期的思维,同时可以应用BIM技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为甲方(客户)解决问题。例如:建模、出图、算量、可视化交付、指导生产和加工、能耗管理、碳排统计等。


智能建造与运维市场是设计企业未来转型的新方向,工业化与信息化将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随着劳动力的短缺和精细化施工管理的市场变化,机器人、装配式、全生命周期、建筑运维管理等将会从概念走向应用,迎来属于自己的红利期。


对技术人员的影响同样巨大,未来的设计企业中最吃香的可能是拥有前沿知识的专业人士。


比如现场管理人员,他们在懂设计、施工之余,还需要会编程,可以通过编程系统控制机器人的生产和加工。装配式产业链也是一样的,工厂加工和装配需要BIM模型来进行指导。精通设计行业的前沿知识并能付诸应用,将越来越重要。


由于篇幅问题,技术人员的职场规划我们会在未来安排一篇专栏文章,敬请期待。


③ 劳动工具:突破内卷的有效捷径


产业链的升级伴随着生产工具的升级,软件、硬件都需要升级。


软件层面,BIM建模软件、绿建节能软件、碳排放软件、三维可视化渲染、5D施工管理平台等技术,目前已经迎来了井喷增长期。


硬件层面,高配置电脑、无人机、点云三维扫描、探地雷达设备、生产机械手臂、3D打印机器、AR、VR、MR、虚拟现实融合等,也需要伴随着全生命周期在项目中应用。


实际上,这些工具就像是小木匠的一个工具墙,产业越是升级、行业竞争越是激烈,就越需要我们会用这些生产工具。在不同产业链的生产场景中(不同生产环节中)熟练应用新技术、新软件,将是“杀出”行业内卷重围的一条有效捷径。


④ 产品服务:新思维才能带来新发展


是什么限制了传统建筑设计企业的发展?固定的思维。


市场每天都在变化,我们需要扔掉固有的“卖图纸”的传统思维,逐渐转变为卖“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的新商业模式。


举个能源板块的例子:我们专门调研了全球能源改革,形成了《建筑产业万亿级市场——建筑能耗降碳调研报告》,针对不同建筑类型提供了建筑节能和降碳的技术措施。


根据《报告》,新旧能源转换是未来产业的重要部分,对应设计院的板块是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转换、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零碳建筑、零水建筑。这个板块目前还是蓝海一片,同时与国家“3060双碳战略”不谋而合。


在服务甲方(客户)时,他们所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图纸,而是能源综合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既有建筑,在现状基础上增加节能、改造设备、降低碳排,最终形成数据:通过自己的解决方案,可以为甲方节省多少电费、为国家节省多少碳排放,最终数据汇集到建筑能源管理平台,形成智慧运营的决策依据。


新的业务,需要设计院有新的思维和商业模式。靠“卖图纸”打天下的日子,或许已经不多了。


      03#           

未来将至,提前扎根


有人说,设计院里的80后是幸福的一代,这一代人经历了设计行业的黄金年代。但是,从二维到三维、从交付图纸到交付解决方案……他们也同样经历了设计模式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变化是这一代人永恒不变的话题。


同样,建筑行业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聚焦2050,工业5.0时代也是有灵魂的自动化时代。全球能源革命、环境能源与可持续发展、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人机交互、数字融合、机器人自动建造、可再生建筑材料、星际旅行、火星建造等新技术、新未来扑面而来。


在未来没来之前,让我们提前扎根,播种希望,共勉而行。



往期推荐  //  专家说

1

不加时间、人工、费用,能做出好的BIM吗?

*本文系兰天原创,独家来稿

转载务必申请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违者必究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仅供参考,如有异议,烦请留言

编辑:冯晨

审核:小欧

往期推荐

2024,设计人还有转机吗?答案原来早就有了……‍‍

设计企业如何向全过程工程咨询转型?

要加班了?又一住建厅要求:设计院全面推行BIM技术应用!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进阶计划相关细则 

扫一扫

112997.jpg
随机推荐

最新主题

0 回复

高级模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