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建筑设计的未来在哪里?|汉森伯盛30周年访谈

admin 2023-12-29 05:11:51 80192

2023年12月05日,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30周年建筑作品展在汉森伯盛广州总部正式开幕。


带着有关本次展览和建筑行业的一些热点问题,以本次展览为契机,我们对多位建筑行业大咖进行了访谈,希望通过这些优秀前辈们的深度反馈,可以为从业者和行业提供更多的参考与思考。


赵健  二级教授、上海大学博导、澳门科技大学博导、中国室内装饰协会副会长、广州美术学院原副院长、广州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

肖毅强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设计学院院长  

盛宇宏  广州市首届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汉森伯盛国际设计集团董事长,首席总建筑师、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协会民营分会会长

冯正功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总建筑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享受者,江苏省设计大师




 Q1 

———

汉森伯盛25周年时候的展览主题是“矩阵”,本次30周年展览主题是“30·现场”,如何看待这两次展览主题的区别与变化?


赵健循着时间的节点,(比如25年、30年……)对它们的梳理、总结、回望,实属再现(企业)肌体本身的呼吸和脉动……


“矩阵”是25周年展的主题,跟当时想达到的、要呈现的状态相关——经过25年的成长、历练与累积,汉森伯盛当时已呈现出立体、三维且多层次的发展态势,从策展的角度来看,确实可选用一基于建筑学“上位”的词汇,来概括与描述它,于是选定了“矩阵”——在25年之际,按“矩阵”式的层次、方位、非线性等逻辑,来规划并达成那次的展览。同时,“矩阵”也客观呈现了五年之前的建筑设计市场和设计生态——当时是信心满满、乐观积极、对前途充满憧憬、以及大布局/大发展的景象。


这次的策展更多的是基于“观者优先”的角度,力图透过“30”——这一特定的时间、“现场”——这一特定的空间,把企业(汉森伯盛)的生命、生态、生气、生机等,做一个形象生动且言简意赅的展现。


过去的五年间,疫情就占了三年。疫情之后这两年设计市场,设计消费方与设计生产方的状况都出现了很多变化。五年以来的今天,“三十而立”的汉森伯盛,其多元化的态势就更明显了。


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在“30年”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需要给同行、給客户一个态度,一个交代,一个沟通。汉森伯盛作为一个较大体量与规模的民营设计院,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依然能够持续发展,能够稳定基本的设计队伍、设计人才,这既是一个奇迹,也是实力所在,同时也说明汉森的带头人,对于自己企业运营方向的优先权重,是非常清晰的。


“30·现场展览  ©汉森伯盛


“30·现场展览  ©汉森伯盛


展览的构思跟企业本身的运作是有区别的——展览是对规律的总结与衍展,是对结果的整理与展现;而企业的运作则是项目优先,顺势而为,直面生存路径,直面真刀真枪的设计现场……


在30周年之际,汉森伯盛真诚地敞开胸怀,真实地让设计方、设计消费方和设计业界看到自己所思所想、看到自己的“在做”和“想做”——这就是“现场”

这个“现场”,是相对小众而非向社会开放的。这是跟同行、客户,跟领导、师长做平和地交流,于是得选择彼此共融的方式,选择“最大公约数”式的语言环境。

通过“30·现场”人们会发现,面对建筑设计这个大行业的相对不景气,汉森伯盛积极面对现实,更加珍惜每个人的价值……这是可贵、应有、且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同时对业界也是一种表率。

观众的观展经验与实际的现场所见,应该是有差异的——比如看不到超炫的标语、看不到美化过的展板、看不到风格化的版式和色彩构成……相反,能看到的几乎是真实工作环境、实实在在的设计场景,这就是“现场”

一般的展览是要站着看的,但在这里却可以坐下来;一般展览的所有信息,是出展者“单向”展开的,而这个展览则是可由读者“多向”去观察的。

因此,这个现场,显然不属于“看展”,而更接近于“读展”。

▲“30·现场”展览  ©汉森伯盛

▲“30·现场”互动触控屏  ©汉森伯盛


▲“30·现场”互动触控屏演示  ©石川设计


▲“30·现场互动触控屏演示  ©石川设计




 Q2 

———

如何理解汉森伯盛近来的转型升级与多元化发展


盛宇宏我们没有特意要去做什么转型,我觉得开设计公司的目的就是享受设计能为城市创造的价值。当有不同类型的项目委托于我们的时候,我们努力去尝试,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解决问题。其实在房地产高速发展了10年、20年之后,企业总部、工建与产业园、康养、酒店、文旅等各种规模的非住宅类项目的机会越来越多。在地产项目规模化的“黄金时期”,这些项目往往被忽视。但我们是纯粹站在一个设计师的初心,在10年前已开始尝试去做这些看似不赚钱,但是更加有趣的项目。

我们的客户很多是非设计专业的,他可能自己有产业,自己在开厂,自己做实业。当他们有设计需求的时候找到了汉森伯盛,我们做的其实是和客户一起去探讨未来的各种可能。在这过程中我们感觉到甲方对于设计师的尊重,是出于专业的认可。慢慢地,我们拓展越来越多的板块,对长期以来扁平化的“大建筑”领域进行精细化处理,组成了总部与办公、康养、酒店文旅、工建与产业、公建、高端住宅等事业部。接下来,室内和景观板块也茁壮成长,逐渐衍生出软装、艺术咨询等业务能力……我觉得只是顺势而为,来源于最朴素的情怀,最终形成了现在的局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两三年前,地产形势急转直下,但我们受的影响比较少。工建与产业类型的项目在这大环境下反而可以稳步地向前,我觉得这也是无心插柳。25周年“矩阵”展览前我们已经开始尝试了,这个过程差不多有10年。当时可能方案多,模型多,但近年已经可以看到很多项目已陆续建成。我觉得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节点,也是个值得回顾与反思的机会。在我看来,所谓“三十而立”,不为彰显“立”了什么,更多的是排除纷扰,坚定信念。因此,30周年的展览主调是为汉森伯盛做一个节点的总结,借自身为缩影,观照设计行业的生态,同时也值此契机探索未来的方向。



▲E.C.PARK 云享新经济生态园 ©汉森伯盛

▲E.C.PARK 云享新经济生态园 ©汉森伯盛




 Q3 

———

城市化发展进入后增量时代,对未来建筑设计会产生哪些影响?


肖毅强首先我觉得从“现场”这个词可以有更深的一个理解,它不仅仅只是个工作现场,而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现场。城市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演变、不断地的裂变,今天已经进入到了高质量发展的阶段,汉森伯盛就像一个“记者”,无论城市发生什么他都在现场,这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它需要勇气,需要毅力,也需要能力。

在接下来的后增量时代,设计的浓度会更高,就是在单元平面上投入的设计精力和创新资源会更大,这个可能就是下半场的特征。汉森伯盛作为一个相对大规模的企业,他现在的转型应该也是看到了这个变化,我觉得对设计师个体来说会更好,因为会有更多个性化的需求体现出来。但是这个总量一定是下来了,所以现在大家悲观的可能是这个总量的减少。

从公司的角度来看,未来对单一设计师的个人要求会越来越高,比如说以前做那种大规模项目的时候,可能在一个公司里面会有一些设计师只要“保持队形”跟着往前走就可以了,但未来可能不行了。在一个团队里面,每一个员工都需要领会团队的理念并且有独立的思考能力,让企业上下的员工们能贯彻和认同你的设计观点,然后在一系列的产品、一系列的设计作业的作品里头去呈现出来。这些在一些小团队小公司里面可能会比较容易做到,但对于大公司来说,他们未来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付出更大的勇气和挑战。


“30·现场展览  ©汉森伯盛

“30·现场展览  ©汉森伯盛




 Q4 

———

在未来,城市更新实践是建筑师们要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与应对?


冯正功城市更新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随着人们需求和社会发展的变化,城市的规模、品质和历史文化也在不断更新。对于设计师来说,重视城市发展规律和城市内在质量的提升至关重要。目前,中国的城市更新还面临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城市建设不足和历史文化保护等挑战。然而,通过关注城市的品质提升、公共空间重塑和历史记忆的传承,可以推动城市更新进程,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虽然现在开始提出来的城市更新,其实仔细想想,我们的城市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更新之中。所以不是说我们现在要重视城市更新,每个城市它都处在持续的更新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很多城市,现在的城市跟我们小时候生活的城市已经是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这30年,这30年我们不把它叫做城市更新,但其实是一种本质的城市更新。

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归根结底就是人的需求不断地在变化。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你的生活模式在变,你的需求在变,你的生产模式也在变。年轻人现在喜欢的东西和我们那个年代喜欢的东西完全不一样,这种差异未来也还会持续。

如果回到30年前,我们无法想象30年后的今天,所以这个城市更新,它是不断地在变。我觉得这是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观点,就是城市对于设计师来说,不是说重视设计新建筑还是重视城市更新,而是要重视城市的发展规律。城市它不断地在发展,那你要思考怎样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用你的专业能力为城市的更美好努力。

▲广州市新河浦恤孤院路7号房屋修缮工程 ©汉森伯盛

▲广州市新河浦恤孤院路7号房屋修缮工程 ©汉森伯盛




 Q5 

———

民营设计机构应该如何迎接未来的机遇与挑战?


冯正功在当前的环境中,设计机构应该追求社会需要和专业最好,同时控制风险。对于未来,需要预测行业可能被替代的方面,并思考自身的创意和能力是否容易被替代。


所有的设计机构不分民营国企都是设计机构,本质的追求就是你作为设计企业你应该做什么,不要把给自己贴标签,它没有区别,做社会需要的,但是你发现了社会需要的能不能做好又是一回事。所以要做社会需要的,要做专业最好的,做到这两点也就没有问题了。

另外对于企业管理者需要控制风险。可能我做了社会需要的,我也做到最好的,但是我养不起人,那也不行,活不下来,一切都是空。所以对于企业来说,特别在经济下滑的时候,活下来是第一位。

第二你还要预测未来,现在这个人工智能起来以后,在我们设计这个行业里什么会先被取代,这个一定要看准,看不准有可能就没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现在有人认为创意不容易被替代,有人认为施工图容易被替代。但创意是不是真的不容易被替代?施工图是真容易替代的吗?这是需要大家继续思考的。未来的建筑学一定是关于科技,要主动去掌握,竞争已经很激烈了。
汉森伯盛做这30周年总结,与其说是回顾,更似在想到底未来怎么走。

▲“而立”晚宴现场 ©汉森伯盛

▲“而立”晚宴现场 ©汉森伯盛



扫一扫

112941.jpg
随机推荐

最新主题

376 回复

鲍璇子
2023-12-28 18:36:55
感谢分享!
米烫掏
2023-12-28 18:47:28
我是个凑数的。。。
洫瞟
2023-12-28 19:12:27
不错,支持下楼主
甩莒屘
2023-12-28 19:22:57
很好的贴子!
汤春柔
2023-12-28 19:27:00
沙发!沙发!
白馆狗
2023-12-28 19:46:07
LZ说的很不错
谢谢楼主!
腼殆琨
2023-12-28 20:52:36
回复让大家看到!
Fcjbzmrw
2023-12-28 21:14:59
支持作者!
83hbl0528
2023-12-28 21:30:36
支持楼主发帖!
弼楠
2023-12-28 21:33:21
好帖,来顶下
mkejkg59c
2023-12-28 21:37:54
路过,学习下
真的很不错
学习了,谢谢分享、、、
pkhzejv80
2023-12-28 21:50:47
回复支持是对作者的最有力的支持
真是 收益 匪浅
jdx
2023-12-28 22:05:18
LZ真是人才
yjdrin
2023-12-28 22:20:00
对我非常有用
笠宥高
2023-12-28 22:24:09
谢谢发帖!
逾候栅
2023-12-28 22:39:16
支持作者!
售乓四
2023-12-28 23:15:13
感谢分享!
帮你顶下哈!!
助隙
2023-12-29 00:04:28
支持楼主发帖!
飞飞
2023-12-29 00:31:49
谢谢楼主提供的资讯!
刃泞偿
2023-12-29 00:49:11
看帖回帖是美德!
贲忆然
2023-12-29 01:11:07
不错
wowo2011
2023-12-29 01:30:14
LZ说的很不错
1hsdf0608
2023-12-29 02:10:24
顶上去
回复支持是对作者的最有力的支持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支持作者!
来看看
前排支持下,谢谢分享
kikia
2023-12-29 03:45:19
支持一下
誧烙桶
2023-12-29 04:17:04
支持作者!
Wrzjhjol
2023-12-29 04:25:16
支持作者!
晖伞腥
2023-12-29 05:11:51
学习了,不错
高级模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