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设计院的鸡肋

admin 2022-12-1 17:58:39 22274

设计院,并不是靠技术吃饭。


转自|迟英的世界
作者|迟英
编辑|金鱼婆婆想退休


去建筑设计院工作之前,我觉得建筑设计是一件非常高大上的工作,其复杂程度和技术依赖性,在各个行业中都应该是佼佼者。
而当领导把第一个设计任务直接交到我手上的时候,我的心里在忐忑之余,也不乏震惊——
一个已经技术迭代了半个多世纪的,号称“靠技术吃饭”的大院,竟然放心让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独当一面”!
且不论我在学校学到的技术水平如何,但我现在至少对本院的技术习惯一无所知,就这样上去“硬怼”,真的可以吗?
你别说,还真可以。
可以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我有多厉害,而是因为设计院的技术管理,完全处于一片荒蛮地带
以至于哪怕一个对技术习惯与流程一无所知的新人,都完全可以“独当一面”。
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虽然大多数人对它习以为常),因为它似乎昭示着一个结论:
设计院,并不是靠技术吃饭。
是的,如果一个“技术型企业”,它的员工无需任何技术培训就可以直接上岗,并且靠“硬怼”就能完成工作,那我们也只能得到这样的结论。。。
但是,这样说显然与人们的刻板印象不符。
同时,也有一些客观现象在反驳这个结论——比如设计院界经常喜欢召开一些“技术研讨会”,其中的演讲者所讲演的,听起来的确是有些技术含量,甚至可以说是高深莫测,让人听来云里雾里,不明觉厉。
而全世界茫茫多的高校,只要是工科相关,几乎都有建筑与土建专业,每年数以万计的论文,专利,实验成果在发表,你又怎能说其中没有技术含量?
这种“技术的繁荣”与“设计的荒蛮”,形成一组尖锐的矛盾,让人困惑不已。
所以在此,我斗胆总结几点可能的原因,聊供大家一笑。
第一,建筑设计是定制型产品,所以任何技术成果的泛用性都有限。
比如我针对某个超高层建筑做了推导、分析、实验,发表了一堆成果,但这些成果并无法直接套用到另一栋超高层建筑,到时候还得再做一遍新的研究,于是又得出了一堆其他项目并不能直接应用的成果。
所以乍一看,成果似乎很丰厚,但实际上,都是各自为战。
第二,建筑设计是成本导向,所以任何使成本增加的技术创新,都必然难以应用。
这一条和上一条是一以贯之的,因为建筑是定制型产品,所以当技术创新增加了成本之后,不可能过产品数量来摊薄。
而且,这种成本的增加不光体现在最后的产品上,还体现在设计师的劳动量上。
因为任何创新的应用都必然增加劳动量,导致单位时间的产出下降,所以无论是老板还是设计师,当然都不会有创新的意愿。
既然创新无法带来肉眼可见的收益,还会造成成本的损失,设计院当然也就没有创新的动力,甚至从根源上抵制创新。
第三,建筑设计的投标制度,注定了创新没有超额收益。
说完成本,我们再来看看收益。
因为就算成本增加,只要收益增加得比成本快,那也就没问题了。
比方说开发游戏,动辄都是上亿美金,3~4年的开发时间。为何这些“游戏设计院”舍得投入成本与时间?
因为一旦获得好评,游戏的产品收益将是指数级增长。
换句话说,只要游戏卖座,就能获得超额收益,所以成本再高也值得。
但建筑设计的招投标制度,已经封死了建筑设计的超额收益,因为无论你做出再怎样NB的设计,中标价格都是固定的(甚至只能下浮,不能上浮)。
而且中标与否,和设计的好坏,并不是线性相关。其背后的政治权谋,利益纠缠,有时比表面上的设计质量更加重要。。。
第四,建筑设计是一门艺术,而艺术是主观的。
换句话说,一个设计好不好,谁都可以当裁判。
你大可将自己的设计理念说得天花乱坠,但人家甲方领导不买账,或者就想让你做N个方案比对一下,你又有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设计是最好的?
前面已经说了,建筑设计是定制型产品,一个产品就服务于一个甲方。
为啥说游戏设计、服装设计等设计行业可以有自己的个性与创新?因为它们的产品是面向大众的,哪怕你的创新再大胆、再离经叛道,也总有一定比例的消费者会买账。
但这在建筑设计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所面对的“消费者”是一个个体,一旦这一特定的“个体”不喜欢你的产品,那你的产品就是一无是处。
当创新的风险过大,还费力不讨好,那就还不如别去搞它。
第五,建筑设计的创新,本质上是穷举。
设计的本质,其实就是不断穷举,永远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答案。
你只能通过不断的穷举来逼近所谓的最优,但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解,实际上不可能达到。即使你达到了某种标准下的最优,也必然存在另一种标准来否定你。
最简单的例子:提高质量就必然多花钱,节约成本就必然降低质量,请问到底是质量优先还是成本优先?二者的平衡点又在何处?没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既然没有最优,那么所有的创新,当然都是“以我为主”。
而当所有人都说自己是最优,自然也就不会有技术创新的迭代。
因为技术的迭代需要大家在一个标准的框架内,不断舔砖加瓦。当这样一个标准的框架都根本不存在时,自然也就不会有技术迭代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设计是一个需要天才的行业。
在这里,三个臭皮匠无法替代诸葛亮,而诸葛亮也无法将他的才华传给后代,因为艺术是需要以个人魅力作为支撑的。
(但是,即便有这样的诸葛亮出世,他所面对的甲方,也注定是扶不起的阿斗。。。这是环境决定的,与个人无关。)
总结一下,我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建筑设计当然是有技术含量的,但却不是靠技术吃饭。。。技术迭代对设计院而言,是无足轻重的“鸡肋”——感觉上得有,但没有也行。

要想写的话,还有很多可写,但今天就先言尽于此吧。
散~祝大家周末愉快。


版权声明:内容系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许可,禁止以「计成」编辑版本转载。

扫一扫

109792.jpg

18 回复

丹丹
2022-11-13 22:30:25
帮助顶上去!
thinkupzp
2022-11-13 22:39:03
帮你顶下哈!!
找到好贴不容易,我顶你了,谢了
相当不错,感谢无私分享精神!
不错不错,很好哦
李大爷
2022-11-13 23:31:50
思路顿时开阔了很多!
yyichong
2022-11-13 23:42:49
谢谢楼主提供的资讯!
jera
2022-11-13 23:45:30
学习了,不错,讲的太有道理了
顶上去
好好 学习了 确实不错
好帖,来顶下
我抢、我抢、我抢沙发~
帖子对我很有帮助
不错不错,很好哦
支持楼主发帖!
mmjasmm
2022-12-1 16:53:15
顺路回复赚点积分
路过,支持一下啦
思路顿时开阔了很多!
高级模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