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总设计师制与城市发展的未来论坛在深圳成功举办 | 年会专题论坛

admin 2020-11-1 22:28:56 22096

论坛现场 +

论坛现场 +


论坛现场 +


2020年10月29日,由中国建筑学会、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主办,深圳市土木建筑学会承办,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孟建民设计团队特别策划的总设计师制与城市发展的未来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


论坛邀请了城市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专家,围绕总设计师制的未来性,包括新的问题和机遇、制度和设想等话题进行畅谈。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研究员,本原设计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宇星先生进行主持。


张宇星 +

本次论坛发起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孟建民先生以及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薛峰女士进行开幕致辞。他们寄语总设计师制可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 孟建民 +


+ 薛峰 +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王建国先生首先进行了演讲,主题是“简论总设计师制度和城市发展的六种属性”。他认为,城市形态是典型的“一果多因”的产物。为促进城市组织机构之间的协调关联,统一和均衡城市建设发展中的经济理性、文化理性和生态理性,建立符合现代城市设计要求的机构组织形式成为当务之急。王建国先生通过研讨城市设计与行政机构的集中式结合形式,总结了城市总建筑师制度在政策、制度和操作层面的经验,并提出了该制度应具备的六种属性。


+ 王建国 +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先生进行了题为城市风貌的丰富性与城市空间的专业化管控”的主题演讲。在他看来,城市风貌是多样性与协调性的对立统一,令人赏心悦目的城市空间特色即产生于此。城市风貌的丰富多彩来自于建筑师的创造力,而多样性的协调统一则需要专业化的设计管控。总设计师制度本质应该是专家评审制度,总设计师是专家委员会的组织者和责任代表,其专业判断应取决于专家委员会的共识。

 

+ 伍江 +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院长孙一民先生发表了“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工程理性的彰显与践行”的演讲。他介绍了广州设立的我国首个“地区城市总设计师”,其工作理念是通过城市设计,对已有控制性详细规划优化,特别是结合建设实际,基于工程理性,强化修正,进而通过“地区总设计师”制度落实到工程建设过程中。同时,他通过介绍广州琶洲西区、南沙明珠湾灵山片区、广州白鹅潭CBD、南沙横沥片区等相关城市设计优化与地区城市总设计师的实践案例,分享了彰显工程理性,践行智慧营建的总设计师实践历程。

 

+ 孙一民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分院副院长,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王泽坚先生就“规划伴随、设计引领”一题进行演讲。他认为,伴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需要有高水平治理的支持,总设计师制度是新时期城市设计实践的新领域,是提升规划建设领域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王泽坚先生结合了中规院在深圳的深圳湾休闲带(深圳湾公园)及其相关的城市设计和深圳大空港地区规划(含国际会展城)等项目实践,解析了总师制度的伴随服务、专业协同、持续修正等特点,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思考。

 

+ 王泽坚 +

 

中国生态城市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总工程师沈磊先生进行了主题为“现代规划治理模式——城市总规划师创新实践与思考”的演讲。他认为,总设计师制是在台州、宁波、天津中国大中小城市多年总规划师实践的基础上,以建党百年嘉兴总规划师实践为重点,探讨新时期总规划师模式在理论思想、工作模式、体系架构等方面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通过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服务体系,在转型时期实现城市治理能力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战略突破。

 

+ 沈磊 +

 

至此,论坛告一段落。

 

城市在发展,各种先进理念和科技进步会对未来的总设计师制产生哪些影响?总设计师制又会从哪些方面对城市发展的未来产生长远的影响?总设计师制的发展,问号依然存在,但各种实践,马不停蹄地在每一条可能被发现的路上驰行。



编辑:郭安娜
视觉:粒子普拉斯 ParticlePlus

来源:城市总设计师


年会会看



年会服务群




更多年会信息

  • 10月28日建筑大咖邀您一同参加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报告会

  • 会议手册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

  • 线上见

  • 助力特区先行先试 | 300+建筑大咖深圳开讲

  • 崔愷院士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主持嘉宾

  • 常青院士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主持嘉宾

  • 孟建民院士:复杂型城市设计与总设计师制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演讲嘉宾

  • 丁烈云院士:智能技术重塑建筑未来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演讲嘉宾

  • 庄惟敏院士:建筑师负责制的建立及其相关研究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演讲嘉宾

  • 徐建院士:古建筑抗震与振动控制技术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演讲嘉宾

  • 机器智能——数字人文时代的建筑新基建思维与实践 | 袁烽10月28日深圳开讲

  • 汤群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主旨演讲嘉宾

  • 程泰宁院士:是建构自己话语体系的时候了——文化自觉引领建筑创新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演讲嘉宾

  • 王建国院士:简论总设计师制度和城市发展的六种属性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演讲嘉宾

  • 吴志强院士:城市规划的未来与绿色创新发展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演讲嘉宾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报名系统开通

  • 2020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纪念徽章设计方案揭晓

  • 【年会论坛1】 深圳建筑40年暨粤港澳大湾区工程设计论坛(上)

  • 【年会论坛2】总设计师制与城市发展的未来论坛

  • 【年会论坛3】当代中囯建筑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论坛

  • 【年会论坛4】随遇而生,因时而变 | 绿色建筑设计论坛

  • 【年会论坛5】启·承—走向医疗建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论坛

  • 【年会论坛6】中国建筑学会乡土建筑分会换届大会暨地域性与绿色论坛

  • 【年会论坛7】新思考·新技艺——园林景观创新思维的探索与实践

  • 【年会论坛8】以人为中心的城市与公共建筑论坛

  • 【年会论坛9】当代寒地建筑的应变设计

  • 【年会论坛10】城市基础设施与城市公共空间

  • 【年会论坛11】 传承文化·延续匠心 | 传统建筑创新发展论坛暨古城复兴(苏州)建筑设计工作营优秀作品汇报

  • 【年会论坛11+】 建筑师主导的全龄友好无障碍设计

  • 【年会论坛12】 深圳建筑40年暨粤港澳大湾区工程设计论坛(下)

  • 【年会论坛13】破题与承题: 高密度城市条件下的深圳新校园行动计划

  • 【年会论坛14】科学设计·设计科学

  • 【年会论坛15】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好设计、好营造(上)

  • 【年会论坛16】破茧成蝶—既有建筑涅槃新生论坛

  • 【年会论坛17】BIM在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创新应用论坛

  • 【年会论坛18】推动建筑物迈向零能耗,助力2060碳中和论坛

  • 【年会论坛19】2020“主动设计 · 健康优先”论坛暨第三届Active House主动式建筑的本土化论坛

  • 【年会论坛20】产业思维和产品视角下的新型建造方式

  • 【年会论坛21】“直流技术,无处不在”论坛

  • 【年会论坛22】新形势下的消防设计

  • 【年会论坛23】当代城乡建设中的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论坛

  • 【年会论坛24】我国体育建筑发展新动向

  • 【年会论坛25】大型机场航站楼建筑幕墙的创新设计及实现论坛

  • 【年会论坛26】聚焦EPC·引领新机遇—工程总承包管理与实践论坛

  • 【年会论坛27】产城共生——城市发展与园区创新论坛

  • 【年会论坛28】地下空间:TOD的新维度?

  • 【年会论坛29】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好设计、好营造论坛(下)

  • 【年会论坛30】健康建筑论坛

  • 【年会论坛31】建筑后浪说——建筑学子主题辩论赛

  • 【年会论坛33】光伏+建筑论坛

本文资料来源网络,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尽快处理。

联络、投稿、投诉

请加小编微信:ascnews

投稿邮箱:jianzhumingyuan@126.com

扫一扫

106279.jpg

0 回复

高级模式
游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