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型城市智慧城市建设

IT老蒙 2019-4-13 19:46:42 492

这几天朋友圈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刷屏了,虽然这个纲要的发布在意料之中,可是还是异常振奋的,这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一个新的时代,粤港澳大湾区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的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等珠三角九市组成,一国两制三币,总面积5.6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000万人,GDP10万亿元人民币,是继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大湾区之后的世界第四大湾区,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于是思考,湾区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该如何规划与建设?原来我们面对的是单个城市,如今面对的可是城市群,如果11个城市都独立建设自个的大数据中心、云计算中心、智慧应用及运营平台,而忽视与城市群的统筹协调,也没有考虑湾区城市数据、业务、服务的互联互通,那么会造成信息无法共享、服务体验差、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产业同性竞争等一系列的问题,生成许许多多的“湾区病”,因此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型智慧城市一定要着眼于11个城市数据与服务的互联互通,以人为本,以产业、市场为主体,推动三地的优势互补、信息共享、服务聚合将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水平的关键。

 


一不做二不休,于是我去勾勒出了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的总体架构图,这应该是大湾区历史上第一张像样的智慧城市规划图,当然也只是点到为止,尽管之前有召开过粤港澳大湾区新型智慧城市高峰论坛,但那只是给专家们吹吹牛而已,也没看到有什么像模像样的成果出来。



其实,11个城市都已经有一定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基础了,比如香港,国际金融贸易中心,智慧城市建设项目已有271个,共获特区政府4.69亿港元的资助,涉及可持续发展、绿色科技、人工智能、机器人科学以及医疗保健等方面,2017年底,香港公布“智慧城市蓝图”,将香港打造成能够辐射亚太地区的智慧城市建设标杆。


  

再比如深圳,创新创意中心,借助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深圳在国内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经拥有明显的领先优势,取得的成绩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德勤2018年发布的《超级智能城市》报告就显示,深圳在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得分排名中位居第一。

 


再比如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广州已建成国家超算中心,天河二号等一批智慧的新设施,智慧新产业快速发展,智能交通、智能港口、电子政府,城市的智能化管理等智慧新应用,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城市化经济水平不断提升,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性成果已惠及全市2000万的市民。

 


    这些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已经正在发挥着功效,市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日益增强,服务体验日益多样化,但要上升至大湾区的高度还有好长好长的路要走,我们姑且叫新型智慧湾区,下面就让我简单阐述一下建设智慧湾区的步骤:

 

1、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这是第一步,首先交通运输体系的互联互通,跨海跨江大桥、港口、航空、高铁、城际快运、公路客运等加强建设与融合,力争实现大湾区主要城市间1小时通达,打造基于MAASMobility As A Service模式的新型交通出行服务,强调的是交通门到门全过程无缝衔接的解决方案,当我们有出行需求时,不需要亲自去面对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以及各种各样的支付与票据,只需要购买一个出行服务,支付一次钱,拿一张票据,就搞定了。其次,信息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包括宽带网络、移动网络、电子支付、电子签名、物联网、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等。当然还包括能源安全保障、水资源安全保障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一方面带来大湾区11个城市各种资源的高效流动和利用,信息对称透明,应急反应实时,湾区人们感受到无缝服务,促进经济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渐渐地减轻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不平等或不平衡。

 

2、  数据互联互通。

 

数据是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性战略资源,也是21世纪最珍贵的资产。国家“十三五”时期是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突破期,大湾区大数据市场将迎来爆发期,抢抓机遇,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对提升大湾区治理能力、优化民生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首先要实现多城市基础设施、智慧应用等的数据采集,这些数据包括物联网数据、互联网数据、政府数据、产业数据、民生数据、行业数据等,形成大数据中心及其相应的大数据管理运营平台。其次,开放数据信息共享端口,由各城市协同,开通数据共享端口,实现多城市、多领域、多类型数据的互联互通。第三,要建设大数据挖掘分析平台,惠及社会民众。要使城市真正智慧起来,让城市服务平台对市民的各种需求作出智能响应。

要真正实现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化,关键是推进数据互联互通。构建数据采集、数据开放、数据共享交换、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数据决策支持、数据可视化等一体化的大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各行各业发展提供数据服务,有效推动“智慧湾区”建设。

 

3、  业务互联互通。

 

要实现智慧湾区的建设,业务互联互通是非常关键所在,打造大湾区统一的业务支撑通用服务平台,实现业务协同,减少重复建设,节约资源,比如构建公共的统一用户认证、协同处理、数据汇聚与存储、数据融合与处理、分析与模型、人工智能、搜索引擎、支付引擎、智能客服、接口管理、网络安全等等,业务互联互通能够极大的提升后续智慧湾区建设的平台支撑能力,将在资源集中、数据、业务协同、技术等多个方面提供支撑能力,解决重复建设和投资问题,实现各类资源的共享和集成,满足数据和应用集成需求以及流程整合需求。

 

4、  应用互联互通。

 

智慧应用的互联互通是指基于云计算、海量存储、大数据挖掘等服务支撑的各种智慧应用和应用整合,有利于促进各行业和领域的智慧化和创新发展,如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环保、智慧管网、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社区、智慧园区、智慧旅游、智慧税务、智慧水务、智慧企业、智慧安监、智慧制造、智慧物流等,进而构建起智慧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公共管理体系。

 

5、  服务互联互通。

 

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体验感从服务中来,服务的互联互通增强市民的感受,包括政府提供的办事、查询、互动服务,医疗服务、教育服务、交通出行服务、公益服务、旅游服务以及家政、中介、维修、快递、电商等便民服务。以人为本,围绕大湾区人民,融合政务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自助办事终端、智能电视、智慧手机、个人电脑等各类终端,为市民提供一站式服务,全程全时,高效便捷,实现公共资源的均等化配置,围绕大湾区市民这个主体,形成一张覆盖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交通、智慧金融、智慧环保、智慧社区、食品药品安全溯源等体系的民生安全生活网。

 


粤港澳大湾区,各行各业,机遇无处不在,新型智慧湾区关键成功因素在于以人为本、开放协作、互联互通、可持续创新发展。从基础设施、数据、业务、应用到服务都要全面实现互联互通,对民生、产业、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等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响应,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便可实现智慧生活。

粤港澳大湾区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启航,将成为“一带一路”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支点,同时也将成为诸多沿线国家和地区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模范。



扫一扫

91700.jpg
随机推荐

最新主题

0 回复

高级模式
游客
返回顶部